宿迁市。
泗阳县,隶属江苏省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东临淮安市,西接项羽故里宿迁市,南濒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京杭大运河、徐盐高速、新长铁路、宿淮铁路穿境而过。
属长三角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县域面积1418平方公里,总人口106.3万,辖10个乡镇、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泗阳县中国唯一的“杨树之乡”,先后摘下了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
泗阳县的主要旅游景点有中国杨树博物馆和妈祖文化园等;主要的特产有泗阳膘鸡、八集小花生等;主要的历史文化有云渡桃雕、玩花船等;著名人物主要有刘世勋、张相文等。
泗阳县历史悠久
泗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233年的建县史。境内已发现龙山文化,青莲岗文化和汉代遗址多处。泗阳为古泗水王国都城所在地。因境内多次出土了大量的古泗水国王珍贵文物,而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其中,出土的“弩机”为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有“天下第一弩”之称。公元1194年,黄河在阳武决口,泗阳大地广袤灾难,其文化古迹也大量淹没破坏。但是泗阳仍是全国多古迹、多文物的县份之一。
这个地方属于江苏省宿迁市。
根据今日头条资料显示,泗阳县,古称淮阳、桃源等,江苏省宿迁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宿迁市东部,属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淮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沿运河城镇轴交叉辐射区,截至2018年末,泗阳县户籍人口106.79万,总面积1418平方千米。
泗阳建制始于周而定于秦,汉元鼎元年(前116年)置泗阳县,先后称魏阳、宿豫、桃源,民国三年(1914年)为避重名,由桃源县复称泗阳县,1996年前,先后由淮阴地区、淮阴市所辖,1996年7月,划入新设立的设区市宿迁。
属于: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
泗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南濒风光秀丽的洪泽湖,东与-总理故乡淮安市接壤,全县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场)。泗阳为古泗水王国都城所在地,具有5000年文明史和2000年建县史。近年来,因境内多次出土了大量的古泗水国王珍贵文物,而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泗阳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意杨之乡”,森林覆盖率38.1%,活立木蓄积量达450万立方米,年可采伐50万立方米。泗阳还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县、优质棉基地县、蚕桑基地县和重要的畜离产品基地县。“泗阳大棉花”、“丁庄大菜(金针菜)”、茧丝绸、“山羊板皮”等特产久负盛名。年产鱼虾鳖蟹等特种水产品5万吨。全县现有劳动力人口41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3万名,职业技能培训机构60余家,每年输送2万余名专洪泽湖业技术人员。
目前已形成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电器照明、化工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意杨产业已成为泗阳最大最靓的产业“名片”。泗绢集团的SPCC牌绢丝、真丝针织服装畅销国内外,大口径夹砂玻璃钢管、高效节能荧光灯、酶制剂、莪术油注射液、人造板、中高密度板等一大批名优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极具开发价值。以打造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兴纺织基地和新兴木业基地为目标,泗阳规划建设了县经济开发区东区、西区和南区,进园项目可以享受诸多更加优惠的政策。
泗阳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明代的卢廷兰是纺织机的改革者,江南机坊多设像祭祀,奉为“卢祖”;近代有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数学家胡明复、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等。
泗阳交通便利,水陆空路网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贯东西,是经长江出海的水运通道。325、230省道和徐宿淮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京沪、宁连高速公路交汇。新长铁路使泗阳与“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及长江三角洲诸多开放城市相连。县城向西85公里即达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向东30公里连接-公路,向东北90公里便到连云港和白塔埠机场,向南两个半小时到南京,四小时到上海。
泗阳基础设施配套,发展载体完善。城区“七横九纵一环”格局初步形成,相继建成了一批环境优雅,设施完备的豪华宾馆和商贸、游乐场所。全县建成了省级示范小城镇2个,市级示范小城镇4个。在县内建立了城厢张李鸡市、新袁羊肉等8个专业批发市场。目前县城拥有城东建材、农副产品、装饰材料三大市场群和红光招商城、振兴商贸城、水仙楼农贸市场等大型综合市场10个,依托小城镇建立各类集贸市场60多个,年交易额12.5亿元。
自然地理
泗阳位于江苏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南滨洪泽湖,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北邻沭阳县,西南与泗洪县交界,西与宿城区接壤。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
泗阳境内无山丘,一片平原,只有个别地区有低矮垄岗。总地势西高东低,属黄淮冲积平原。 地面相对高程大都介于12米~17米之间。土壤分三个类型:潮土、砂礓土、黄棕壤土。潮土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占总面积的83.2%。土壤质量较差,四、五级占87.5%,中低产田面积较大。
京杭大运河横穿泗阳东西50公里,成为天然的“分水岭”。运河以南,北高南低,境内河流皆流入洪泽湖,统属淮河水系;运河以北,南高北低,河流皆属沂、沭水系。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北起北京通州,南至浙江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泗阳位于北温带南缘,近海无山,地势低平,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性气候区。冬季干冷,夏季湿热,春季温暖,秋季清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较长。年均气温14.2℃左右,年均日照2215.9小时左右,年均降水量906.2毫米。
泗阳县境内杨树活立木蓄积量已达500万立方米,年木材加工量突破100万立方米,年生长量100万立方米,速生杨树覆盖率42%;泗阳拥有保持纯自然生态的水面65万亩,年产甲鱼、螃蟹、青虾等绿色水产品10余万吨,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畅销-沪等大中城市;泗阳棉花原种场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棉花良种繁育基地,泗阳大棉花享誉大江南北。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泗阳县位列第246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泗阳县上榜。
2020年12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泗阳县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泗阳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泗阳县入选。
2020年5月2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泗阳县榜上有名。
2019年3月,泗阳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苏北片区)。
2018年12月12日,生态环境部授予泗阳县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8年8月16日,泗阳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7年12月31日,泗阳县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7年12月26日,农业部认定泗阳县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6年2月16日,泗阳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6年1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泗阳县为2015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1年12月20日,泗阳县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泗阳属于江苏省宿迁市。
泗阳县,古称淮阳、桃源,位于江苏省北部,东临淮安市,西接宿迁市,南濒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京杭大运河、徐盐高速、新长铁路、宿淮铁路穿境而过,属长三角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县域面积1418平方公里。
泗阳古今名片是泗水古都、美酒之都、林海绿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泗阳县为中国唯一的杨树之乡,先后摘下了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泗阳县的主要旅游景点有中国杨树博物馆和妈祖文化园等。
泗阳的地理环境
泗阳境内无山丘,属黄泛冲积平原。总地势西高东低,地面相对高度大多介于12米-17米之间。境内土壤分三个类型:潮土、砂礓土、黄棕壤土。潮土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占总面积80%左右。土壤质量较差,中、低产田面积较大。
泗阳境内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4℃左右,年均日照2216小时左右。
京杭大运河横穿东西50公里,成为天然分水岭。运河以南,北高南低,河流皆流入洪泽湖,统属淮河水系;运河以北,南高北低,河流皆属沂、沭水系。全县境内大小河道有30多条,总长近700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泗阳
江苏省宿迁市。
泗阳县,古称淮阳、桃源等,江苏省宿迁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宿迁市东部,属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淮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沿运河城镇轴交叉辐射区。
泗阳县位于北温带南缘,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气候。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一般年均气温14.4℃左右。
泗阳县属于江苏省宿迁市。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北邻沭阳县,西与宿城区、宿豫区毗邻,南濒洪泽湖,与泗洪县、盱眙县、洪泽区隔湖相望。
1996年前,泗阳县属于淮阴市(今淮安市)。
1996年7月划入新设立的宿迁市。
扩展资料:
泗阳位于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的苏北平原,属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淮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沿运河城镇轴交叉辐射区。
泗阳东临周恩来故乡淮安,西接项王故里宿迁,北靠花卉之乡沭阳,南濒洪泽湖,与泗洪、洪泽、盱眙隔湖相望。
中国大运河泗阳段(京杭大运河及古黄河遗产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有“平原林海,世外桃源”之美誉。
泗 *** 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的建县史,南北文化在这里融合。
泗阳曾是两千多年前西汉泗水国都邑。
宿迁市。
泗阳县,隶属江苏省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东临淮安市,西接项羽故里宿迁市,南濒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京杭大运河、徐盐高速、新长铁路、宿淮铁路穿境而过。
属长三角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县域面积1418平方公里,总人口106.3万,辖10个乡镇、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泗阳县中国唯一的“杨树之乡”,先后摘下了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
泗阳县的主要旅游景点有中国杨树博物馆和妈祖文化园等;主要的特产有泗阳膘鸡、八集小花生等;主要的历史文化有云渡桃雕、玩花船等;著名人物主要有刘世勋、张相文等。
泗阳县历史悠久
泗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233年的建县史。境内已发现龙山文化,青莲岗文化和汉代遗址多处。泗阳为古泗水王国都城所在地。因境内多次出土了大量的古泗水国王珍贵文物,而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其中,出土的“弩机”为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有“天下第一弩”之称。公元1194年,黄河在阳武决口,泗阳大地广袤灾难,其文化古迹也大量淹没破坏。但是泗阳仍是全国多古迹、多文物的县份之一。
这个地方属于江苏省宿迁市。
根据今日头条资料显示,泗阳县,古称淮阳、桃源等,江苏省宿迁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宿迁市东部,属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淮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沿运河城镇轴交叉辐射区,截至2018年末,泗阳县户籍人口106.79万,总面积1418平方千米。
泗阳建制始于周而定于秦,汉元鼎元年(前116年)置泗阳县,先后称魏阳、宿豫、桃源,民国三年(1914年)为避重名,由桃源县复称泗阳县,1996年前,先后由淮阴地区、淮阴市所辖,1996年7月,划入新设立的设区市宿迁。
属于: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
泗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南濒风光秀丽的洪泽湖,东与-总理故乡淮安市接壤,全县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场)。泗阳为古泗水王国都城所在地,具有5000年文明史和2000年建县史。近年来,因境内多次出土了大量的古泗水国王珍贵文物,而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泗阳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意杨之乡”,森林覆盖率38.1%,活立木蓄积量达450万立方米,年可采伐50万立方米。泗阳还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县、优质棉基地县、蚕桑基地县和重要的畜离产品基地县。“泗阳大棉花”、“丁庄大菜(金针菜)”、茧丝绸、“山羊板皮”等特产久负盛名。年产鱼虾鳖蟹等特种水产品5万吨。全县现有劳动力人口41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3万名,职业技能培训机构60余家,每年输送2万余名专洪泽湖业技术人员。
目前已形成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电器照明、化工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意杨产业已成为泗阳最大最靓的产业“名片”。泗绢集团的SPCC牌绢丝、真丝针织服装畅销国内外,大口径夹砂玻璃钢管、高效节能荧光灯、酶制剂、莪术油注射液、人造板、中高密度板等一大批名优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极具开发价值。以打造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兴纺织基地和新兴木业基地为目标,泗阳规划建设了县经济开发区东区、西区和南区,进园项目可以享受诸多更加优惠的政策。
泗阳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明代的卢廷兰是纺织机的改革者,江南机坊多设像祭祀,奉为“卢祖”;近代有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数学家胡明复、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等。
泗阳交通便利,水陆空路网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贯东西,是经长江出海的水运通道。325、230省道和徐宿淮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京沪、宁连高速公路交汇。新长铁路使泗阳与“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及长江三角洲诸多开放城市相连。县城向西85公里即达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向东30公里连接-公路,向东北90公里便到连云港和白塔埠机场,向南两个半小时到南京,四小时到上海。
泗阳基础设施配套,发展载体完善。城区“七横九纵一环”格局初步形成,相继建成了一批环境优雅,设施完备的豪华宾馆和商贸、游乐场所。全县建成了省级示范小城镇2个,市级示范小城镇4个。在县内建立了城厢张李鸡市、新袁羊肉等8个专业批发市场。目前县城拥有城东建材、农副产品、装饰材料三大市场群和红光招商城、振兴商贸城、水仙楼农贸市场等大型综合市场10个,依托小城镇建立各类集贸市场60多个,年交易额12.5亿元。
自然地理
泗阳位于江苏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南滨洪泽湖,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北邻沭阳县,西南与泗洪县交界,西与宿城区接壤。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
泗阳境内无山丘,一片平原,只有个别地区有低矮垄岗。总地势西高东低,属黄淮冲积平原。 地面相对高程大都介于12米~17米之间。土壤分三个类型:潮土、砂礓土、黄棕壤土。潮土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占总面积的83.2%。土壤质量较差,四、五级占87.5%,中低产田面积较大。
京杭大运河横穿泗阳东西50公里,成为天然的“分水岭”。运河以南,北高南低,境内河流皆流入洪泽湖,统属淮河水系;运河以北,南高北低,河流皆属沂、沭水系。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北起北京通州,南至浙江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泗阳位于北温带南缘,近海无山,地势低平,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性气候区。冬季干冷,夏季湿热,春季温暖,秋季清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较长。年均气温14.2℃左右,年均日照2215.9小时左右,年均降水量906.2毫米。
泗阳县境内杨树活立木蓄积量已达500万立方米,年木材加工量突破100万立方米,年生长量100万立方米,速生杨树覆盖率42%;泗阳拥有保持纯自然生态的水面65万亩,年产甲鱼、螃蟹、青虾等绿色水产品10余万吨,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畅销-沪等大中城市;泗阳棉花原种场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棉花良种繁育基地,泗阳大棉花享誉大江南北。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泗阳县位列第246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泗阳县上榜。
2020年12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泗阳县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泗阳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泗阳县入选。
2020年5月2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泗阳县榜上有名。
2019年3月,泗阳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苏北片区)。
2018年12月12日,生态环境部授予泗阳县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8年8月16日,泗阳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7年12月31日,泗阳县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7年12月26日,农业部认定泗阳县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6年2月16日,泗阳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6年1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泗阳县为2015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1年12月20日,泗阳县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泗阳属于江苏省宿迁市。
泗阳县,古称淮阳、桃源,位于江苏省北部,东临淮安市,西接宿迁市,南濒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京杭大运河、徐盐高速、新长铁路、宿淮铁路穿境而过,属长三角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县域面积1418平方公里。
泗阳古今名片是泗水古都、美酒之都、林海绿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泗阳县为中国唯一的杨树之乡,先后摘下了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泗阳县的主要旅游景点有中国杨树博物馆和妈祖文化园等。
泗阳的地理环境
泗阳境内无山丘,属黄泛冲积平原。总地势西高东低,地面相对高度大多介于12米-17米之间。境内土壤分三个类型:潮土、砂礓土、黄棕壤土。潮土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占总面积80%左右。土壤质量较差,中、低产田面积较大。
泗阳境内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4℃左右,年均日照2216小时左右。
京杭大运河横穿东西50公里,成为天然分水岭。运河以南,北高南低,河流皆流入洪泽湖,统属淮河水系;运河以北,南高北低,河流皆属沂、沭水系。全县境内大小河道有30多条,总长近700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泗阳
江苏省宿迁市。
泗阳县,古称淮阳、桃源等,江苏省宿迁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宿迁市东部,属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淮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沿运河城镇轴交叉辐射区。
泗阳县位于北温带南缘,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气候。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一般年均气温14.4℃左右。
泗阳县属于江苏省宿迁市。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北邻沭阳县,西与宿城区、宿豫区毗邻,南濒洪泽湖,与泗洪县、盱眙县、洪泽区隔湖相望。
1996年前,泗阳县属于淮阴市(今淮安市)。
1996年7月划入新设立的宿迁市。
扩展资料:
泗阳位于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的苏北平原,属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淮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沿运河城镇轴交叉辐射区。
泗阳东临周恩来故乡淮安,西接项王故里宿迁,北靠花卉之乡沭阳,南濒洪泽湖,与泗洪、洪泽、盱眙隔湖相望。
中国大运河泗阳段(京杭大运河及古黄河遗产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有“平原林海,世外桃源”之美誉。
泗 *** 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的建县史,南北文化在这里融合。
泗阳曾是两千多年前西汉泗水国都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