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仵镇
根据柘城大仵乡下发的政府文件显示,柘城大仵乡前身为大仵镇,1983年12月,改公社为大仵乡
大仵乡,隶属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地处柘城县东北部,东与老王集乡接壤,南与起台镇、陈青集镇毗邻,西与梁庄乡、牛城乡为邻,北与马集乡、胡襄镇相连,行政区域面积57
92平方千米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大仵乡下辖村委会包括西街村委会、东街村委会、北街村委会、刘楼村委会、朱贡寺村委会、陈丰村委会、王庄村委会、王楼村委会、胡家山村委会、孙楼村委会、大梁村委会、王树林村委会、张楼村委会、张小村委会、刘山村委会、周楼村委会、岳集村委会、夏庄村委会、马庄村委会、张白村委会、宋集村委会、谢集村委会、豆小村委会
大仵乡位于柘城县中部偏东。商(丘)周(口)公路过境。大仵乡位于柘城县东北部10公里处,全乡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000亩,全乡辖25个行政村,共有人口41200人。商周公路及商周高速公路途径该乡。乡政府所在地距柘城县城8公里,距商丘市区42公里,距商周高速柘城县出入口仅3公里。境内乡间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大仵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太平沟贯穿全乡、平均30亩地一眼井,引水渠道排水河沟连挖成网,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块块都是保收田,年年都能大丰收。常年以小麦、玉米、棉花、三樱椒等作物为主,其中以三樱椒面积最为突出,被誉为柘城县“三樱椒”之乡。
风景名胜 炎帝朱襄氏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东6公里处的大仵乡朱堌寺村,是远古时期三皇之一的炎帝朱襄氏之陵墓。
2001年,炎帝朱襄氏陵被商丘市人民 *** 公布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炎帝朱襄氏陵 容湖原名“北旧湖”、“双龙湖”,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柘城县城北侧,是明朝嘉靖年间黄河决口冲灌城池、历经湮沉而形成的自然湖泊。
容湖不仅面积大、保存完好,而且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湖内有大量名胜古迹。
2016年12月,容湖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
容湖 夏姬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关镇北旧湖东北部,《史记》、《柘城县志》、《太平寰宇记·卷十二》、《天下名胜志》等亦有记载、考辨。
2000年,包含夏姬墓在内的旧北门遗址与柘城故城遗址、邵园汉墓一同被批准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皇庙也称玉皇寺,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北15公里的尚寨村,是祭祀玉皇大帝的宗教活动场所,同时它也集道教、佛教于一体,是豫东地区规模较大、供奉神像、佛像最多的庙宇之一。
柘城县玉皇庙始建于唐朝。
唐朝以前即为其它宗教祭祀场所,历史上屡遭战乱,多次重建修葺。
据传规模较大时,远近信徒涉及周边省份,香火最盛。
柘城县玉皇庙 锦鸡台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关镇,《归德府志》记载:“歇鹤台,在柘城,相传老子歇鹤于此”。
也指此处,是柘城七台八景之一。
锦鸡台 陈思济墓位于柘城县慈圣镇虎陈村,是元代正议大夫、吏部尚书陈思济的坟墓。
墓前有碑亭一座,墓侧有其子,元代监察御史陈诚之墓。
陈思济与其子墓 朱阳书院旧址位于今柘城县城关中学后院,是清初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窦克勤所创建的柘城历史上的第一所书院。
因书院位于朱襄旧城之南,故取名"朱阳书院"。
朱阳书院 白瓷塔位于柘城容湖生态景区,塔苑占地3600多平方米,设计为七层八角式,塔身高40米,是柘城县十大地标性建筑之一。
之所以该塔以“白瓷”命名,是为了纪念400多年前柘城一名叫白瓷的抗洪女英雄。
白瓷塔 千树园位于柘城县未来大道西段,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绿化达标公园。
占地620亩,其中水系面积5万平方米、广场面积2.4万平方米,引进栽植树种300多个,绿化苗木4.5万多株,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
大仵镇
根据柘城大仵乡下发的政府文件显示,柘城大仵乡前身为大仵镇,1983年12月,改公社为大仵乡
大仵乡,隶属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地处柘城县东北部,东与老王集乡接壤,南与起台镇、陈青集镇毗邻,西与梁庄乡、牛城乡为邻,北与马集乡、胡襄镇相连,行政区域面积57
92平方千米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大仵乡下辖村委会包括西街村委会、东街村委会、北街村委会、刘楼村委会、朱贡寺村委会、陈丰村委会、王庄村委会、王楼村委会、胡家山村委会、孙楼村委会、大梁村委会、王树林村委会、张楼村委会、张小村委会、刘山村委会、周楼村委会、岳集村委会、夏庄村委会、马庄村委会、张白村委会、宋集村委会、谢集村委会、豆小村委会
大仵乡位于柘城县中部偏东。商(丘)周(口)公路过境。大仵乡位于柘城县东北部10公里处,全乡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000亩,全乡辖25个行政村,共有人口41200人。商周公路及商周高速公路途径该乡。乡政府所在地距柘城县城8公里,距商丘市区42公里,距商周高速柘城县出入口仅3公里。境内乡间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大仵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太平沟贯穿全乡、平均30亩地一眼井,引水渠道排水河沟连挖成网,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块块都是保收田,年年都能大丰收。常年以小麦、玉米、棉花、三樱椒等作物为主,其中以三樱椒面积最为突出,被誉为柘城县“三樱椒”之乡。
风景名胜 炎帝朱襄氏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东6公里处的大仵乡朱堌寺村,是远古时期三皇之一的炎帝朱襄氏之陵墓。
2001年,炎帝朱襄氏陵被商丘市人民 *** 公布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炎帝朱襄氏陵 容湖原名“北旧湖”、“双龙湖”,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柘城县城北侧,是明朝嘉靖年间黄河决口冲灌城池、历经湮沉而形成的自然湖泊。
容湖不仅面积大、保存完好,而且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湖内有大量名胜古迹。
2016年12月,容湖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
容湖 夏姬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关镇北旧湖东北部,《史记》、《柘城县志》、《太平寰宇记·卷十二》、《天下名胜志》等亦有记载、考辨。
2000年,包含夏姬墓在内的旧北门遗址与柘城故城遗址、邵园汉墓一同被批准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皇庙也称玉皇寺,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北15公里的尚寨村,是祭祀玉皇大帝的宗教活动场所,同时它也集道教、佛教于一体,是豫东地区规模较大、供奉神像、佛像最多的庙宇之一。
柘城县玉皇庙始建于唐朝。
唐朝以前即为其它宗教祭祀场所,历史上屡遭战乱,多次重建修葺。
据传规模较大时,远近信徒涉及周边省份,香火最盛。
柘城县玉皇庙 锦鸡台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关镇,《归德府志》记载:“歇鹤台,在柘城,相传老子歇鹤于此”。
也指此处,是柘城七台八景之一。
锦鸡台 陈思济墓位于柘城县慈圣镇虎陈村,是元代正议大夫、吏部尚书陈思济的坟墓。
墓前有碑亭一座,墓侧有其子,元代监察御史陈诚之墓。
陈思济与其子墓 朱阳书院旧址位于今柘城县城关中学后院,是清初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窦克勤所创建的柘城历史上的第一所书院。
因书院位于朱襄旧城之南,故取名"朱阳书院"。
朱阳书院 白瓷塔位于柘城容湖生态景区,塔苑占地3600多平方米,设计为七层八角式,塔身高40米,是柘城县十大地标性建筑之一。
之所以该塔以“白瓷”命名,是为了纪念400多年前柘城一名叫白瓷的抗洪女英雄。
白瓷塔 千树园位于柘城县未来大道西段,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绿化达标公园。
占地620亩,其中水系面积5万平方米、广场面积2.4万平方米,引进栽植树种300多个,绿化苗木4.5万多株,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